Saturday, June 3, 2017

自以為是的翻譯--以毒鉤傷人

下面兩句翻譯有一句是錯的,請猜猜哪一句?

1. 有尾巴像蠍子,尾巴上的「毒鉤」能傷人五個月。
2.牠們有尾像蠍子,也有刺,牠們的「權」會傷害人五個月,是在牠們的尾。

先公布答案,第一句是亂翻的。
第二句是巴克禮版的翻譯,我故意把原本台語的用字改成華語用字。

這句話典出啟示錄第九章十節,巴克禮版說,牠們的「權」會傷害人,這個權字用得很奇怪;相較之下,和合本的翻譯簡潔大方且合情合理。但比對希臘文原文,會發現又是和合本任性亂翻,真是一點都不讓人失望。

我們先來看英皇欽定本的翻譯:
And they had tails like unto scorpions, and there were stings in their tails: and their "power" was to hurt men five months.

和合本說蠍子以毒鉤傷人,巴克禮版和欽定本都說是以權傷人。

希臘文用字ἐξουσία / exousia, 意思就是權力。

雖然以毒鉤傷人看似合理,但聖經原文寫成用權傷人,自有其深意,改掉一個字,那個特殊的意思就消失了。

和合本經常這樣輕率且自以為是地更改原文,各位讀和合本時,手裡最好能夠多拿另一個版本,隨時做對照,我可以跟各位保證,只要翻譯有出入的地方,十之八九都是和合本的問題。

任性的翻譯--國王被降級為民

和合本翻譯經常會出現的一種錯誤,我甚至都不太能說她是錯誤,就是和合本自己創造出來的意思,原文沒有出現的字詞,在和合本裡面毫無來由地冒出來。因此就形成了一種和合本特有的經意,上一篇裡面的『門徒』字眼就是個典型例子。上上一篇動刀兵的『動』字也是。

今天介紹的這個例子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和合本對原文的一種『任性』的解讀。

『任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和合本自己所認定的經意,她這麼認定,所以就這麼翻,一種我行我素、不理會原文的任性的態度。

我就把長長的前文先省略,直接進入問題點,啟示錄第一章第六節上半段經文:『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 神的祭司。』

巴克禮版翻成 “hō͘ lán chòe kok, chòe I ê Pē Siōng-tè ê chè-si”
(互咱做國,做伊个父上帝个祭司)

和合本讓我們做『國民』,巴克禮讓我們做『國』。哪個對呢?

來看英皇欽定本的經文:
"And hath made us kings and priests unto God and his Father."

英皇欽定本讓我們做『王』(複數)。

有趣了,這三個翻譯,意思可不太一樣。

我們來看希臘文原文的用詞*:
βασιλεία,信望愛的原文解釋是Kingdom,有『王權, 王位, 皇權, 皇位』的意思,還有『(統治疆域) 王國』的意思。

看來,英皇欽定本與巴克禮版的翻譯是比較貼近原文的意思。

和合本再一次用了一個偏離原意的詞,達成了她任性的翻譯目的。

我原本有點摸不著頭緒,明明聖經原意,是基督讓我們做統治的『王』或『國』,為何和合本就是要把我們降格成『國民』?

我們來看前文,和合本翻譯如下:

『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 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 神的祭司。』

你能看出和合本任性翻譯的背後理由嗎?

是因為我們不配做王嗎?

雖然我已經猜得出和合本為何這樣翻譯,但我不想公開對和合本的任性做揣測,就讓讀者自己想想:
約翰來自神的啟示說要讓我們做王做國、做父神的祭司,為什麼和合本認為我們只能做國民?

和合本這麼任性的翻譯, 你可願意接受?

我不能接受,所以我才會把她的任性在這邊一個一個地公布。

她已經任性了幾十年,聖經學者們也都知道,所以香港聖經公會才會在2010年出版了和合本的修訂版。
但是和合本的讀者們還是相當頑強地堅持這種任性,並且常常用一種和合本特有的聖經認識在構築漢文世界的神,一個被和合本扭曲過的神。
這一點我是相當不願意接受的。

和合本修訂版終於收起了任性頑梗的態度,乖乖降服於神的話語裡,現在這句話翻得跟原文一致:
『又使我們成為國度,作他父上帝的祭司。』(和合本修訂版,啟1:6)

和合本的信眾們,何時你們才能覺悟,這個版本就是這麼任性且離譜地錯誤百出。

  ------------------------------
*我得聲明一點,我沒學過希臘文,也沒學過希伯來文,我每次引用原文都是根據信望愛聖經工具網站的原文翻譯。希臘文則是從GreekBible.com轉貼的。

畫蛇添足的翻譯--不配作我的門徒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37-38,和合本)

和合本在這段經文又畫蛇添足了。造成的結果是耶穌基督給人的救恩被大打折扣。就好像你只能勉強擠進補習班紅牌老師的高級進修班,但完全不敢保證你可以上大學。

『不配作我的門徒』這句話,
英皇欽定本: “is not worthy of me”,
巴克禮版: “bōe kham-tit tī góa” (袂堪得佇我)

相較之下,『不配作我的門徒』,語意完整,怎麼看都是和合本唸起來才正常。not worthy of me,袂堪得佇我,唸起來就是漏掉了什麼東西。

別懷疑,希臘原文 οὐκ ἔστιν μου ἄξιος,四個字就是『不、是、我、配』,翻譯起來要讓你看得懂,就要寫成『配不上我』。希臘原文完全沒有提到『門徒』這個字眼。只有『配不上我』四個字。

『配不上我』比起『不配作我的門徒』,差在哪裡呢?

其實,沒有人配得上耶穌。耶穌是基督,是救主,是王,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是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裡。我們哪裡配呢?

嘿,事情就是這麼妙,我們遠遠不配的,耶穌說,你配。

論不配,只有三個,就是: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
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不配。

只要你不做上述三件事,你就配了。

注意啊,耶穌沒叫你不要愛父母、子女啊。你可以愛死你爸媽,愛死你家寶貝,愛到最高點,多愛都沒關係,記得多出一點點來愛耶穌。只要比起愛他們再多一點點,不用多太多,一點點就好,那麼,以上的不配就被破解了。

於是,你配得耶穌。這是耶穌親口所說。

但是和合本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賣主的猶大做了主的門徒,世上一堆壞蛋,只要領洗,都當了門徒。和合本說,這些人愛自己多一點,不配作門徒,這倒也可以接受。那麼,照和合本的翻譯,要怎樣才配作門徒?

前面的推理,這裡再度適用,只要你背起十字架,愛耶穌比愛爸媽兒女多一點,就配作門徒了。恭喜你!你進入耶穌補習學校,配作門徒。但救恩呢?道路真理生命呢?耶穌親口答應讓你配得上基督、救主、王,讓你配得道路、真理、生命,讓你配得這麼尊貴的恩典,結果,和合本卻認為你只配作門徒,硬生生把耶穌的應允給砍了。好比你只能勉強擠進補習班紅牌老師的高級進修班,但完全不敢保證你可以上大學。

下面這才是正確的翻譯,和合本畫蛇添足,看似無傷大雅,經過邏輯分析,才知道錯得有多離譜。

英皇欽定本:
He that loveth father or mother more than me is not worthy of me: and he that loveth son or daughter more than me is not worthy of me.
And he that taketh not his cross, and followeth after me, is not worthy of me.

巴克禮版:
疼父母卡過頭佇疼我的,袂堪得佇我;
疼子查某子卡過頭佇疼我的,袂堪得佇我;
呣背家己的十字架來隨佇我的後面的,亦袂堪得佇我。

翻過頭的翻譯--叫地上動刀兵

『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馬太福音10:34)

這是一句和合本翻譯過頭所造成的疑難經句。

我們先看英皇欽定本如何翻譯:
“I came not to send peace, but a sword.”

我來只是"send" (送來)刀劍。
(未必見得是叫大家『動』刀兵。)

這個動詞Send,聖經原文βαλεῖν,是『投擲,放置,擺放』的意思。這個動詞在原文只用了一次,是跟『和平』放在一起用;「刀劍」前面沒有放這個動詞。

所以,照原文直接翻譯,就是:『我來不是撂下和平,而是刀劍。』

看到這邊,我們就能夠理解巴克禮為何會這樣翻譯了:
“góa lâi m̄ sī beh hō͘ i hô-pêng, chiū-sī hiat-lo̍h to-kiàm.”
(我來毋是欲互伊和平,就是hiat落刀劍)
“hiat落” 就是『投擲』的意思。

從『形式對譯』觀點來看,英皇欽定本與巴克禮版都比和合本要忠實於原文的用詞。

『我來不是撂下和平,而是刀劍。』

也就是說,原文只有把刀劍撂下、把刀劍帶進來的意思。至於是否進一步叫人動刀兵呢?我把武器帶來,是不是就是叫你們動刀兵呢?

從『功能對譯』觀點來看,『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這樣進一步的詮釋,讓文意比較容易懂,倒也無可厚非。但是,這樣已經把原文的意思做了更進一步的詮釋。我只是把刀劍帶來,讓你們進入劍拔弩張狀態,雙方打不打起來,原文並沒說。

我們來看下一句吧,和合本:

『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

『生疏』這個詞,英皇欽定本翻成 ‘against’,巴克禮翻成『絕情』,所以不管怎麼看都是原文κατά 『敵對』的意思。

我只是把刀劍帶來,讓你們進入劍拔弩張狀態,我可沒叫你們動刀兵啊。

和合本翻譯過了頭,這是其中一例,也許不算是嚴重錯誤,但耶穌這句話原本解釋起來就已經不是很輕鬆了,和合本的翻譯是直接讓人心裏起反感,毫無轉圜餘地。而這句話許多人朗朗上口,卻不知道這樣說已經跟耶穌原話的意思不一樣。

巴克禮的翻譯,質樸且忠於原文,雖然沒有和合本的詞藻華麗、音韻悅耳,但卻是正確的。
所以巴克禮的翻譯才是你應該牢記在心的:

『我來毋是欲互伊和平,就是hiat落刀劍』

過度詮釋的經文,卻廣泛被和合本讀者奉為金句,這是一個糟糕的例子。
最慘的是,還有更糟糕的。

自做聰明个翻譯--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現代英語有一句話講『Sufficient unto the day』,意思是今仔日个艱苦已經真濟,免煩惱到明仔載去。

"Sir, I cannot tell what it will be tomorrow. Sufficient unto the day!"

這句話典出英王欽定版聖經,馬太福音書6章34節:
"Take therefore no thought for the morrow: for the morrow shall take thought for the things of itself. Sufficient unto the day is the evil thereof."

『所以莫得為著明仔日掛慮;因為彼个明仔日,伊欲家己掛慮。一日个艱苦佇一日夠額。』這是巴克禮版个翻譯。

官話和合本按呢翻: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其中,和合本安呢翻譯是自做聰明:『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原文个意思是『明仔載欲為伊家己掛慮』。

英王欽定版和巴克禮版攏忠實佇原文,獨獨和合本用媚俗个這句『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變成今仔日佇北仔話定定聽著个一句話:『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Sufficient unto the day』是聖經金句,『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卻毋是聖經原文个金句,論真講,是和合本家己ê金句,。

和合本創造真濟家己ê金句,以後若有看著,即來解說。